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个暑假,云南大学、华侨大学,“爱在西行”支教实践团队,怀着赤诚的心,奔赴文山西畴,以梦为马,孜孜育人,乘风而行,步履不停。

爱在西行团队与孩子合影
为切实做到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中长才干,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1日至31日,云南大学爱在西行支教实践团与华侨大学爱在西行志愿社在云南省地矿局的大力支持下携手赴文山州西畴县莲花塘乡开展为期21天的暑期支教活动。

云南省地矿局领导慰问爱在西行云南大学支教队成员
活动期间,在云南省地矿局和西畴县委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爱在西行团队在开展支教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家访、社会调研,为后期精准助学扶贫、乡村振兴帮扶做足准备。西畴之行,感受精神伟力,他们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西畴县委、莲花塘乡党委领导慰问云南大学爱在西行支教团队
本次西畴之行围绕“开设一系列课程、开展一次乡村夏令营、开展一场趣味运动会、举办一场文艺晚会”展开支教活动。
1.开设一系列课程。21天,12位支教老师开设了《音乐》《舞蹈》《美术与手工》《趣味英语》《阅读与写作》《财商》《户外拓展》《自然与科学》等兴趣课程。孩子们在丰富有趣的课程中尽情遨游,脸上洋溢着充实快乐的笑容。



美术与手工课程

自然与手工课程

音乐与舞蹈课程

户外体验课程
2.开展一次乡村夏令营。夏令营不是城市孩子的专利,乡村也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藏,爱在西行团队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了题为“爱自己、爱生活、爱世界”的探索性夏令营,旨在引导孩子们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健康成长。

孩子们参与乡村夏令营活动
3.开展一场趣味运动会。与户外体验课程紧密结合,旨在帮助孩子们“培养兴趣、走出教室、走向操场”,7月22日,支教的小老师们通过设置挑战赛、团队游戏开展了一场集“益智+合作+趣味”于一体的趣味运动会。

趣味运动会中的拔河比赛

趣味运动会上的吹气球项目
4.举办一场文艺晚会。文艺晚会是整个支教的高潮部分、精华所在,也是支教成果的展示环节。7月29日晚,孩子们身着盛装,尽情表演;志愿者们以青春的风貌唱出对西畴的眷恋;乡政府领导班子忙前忙后,为晚会提供保障。舞蹈、小品、诗朗诵、心理剧、魔术等精彩的表演贯穿整场演出,其中还穿插中华文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知识。

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云南大学爱在西行成员进行魔术表演

支教队员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

当地彝族非遗舞蹈节目表演
支教期间,支教队员们还向孩子们讲授体育知识,传授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项目的打法和传球技巧,使小学生在快乐中度过多彩假期生活。并将红色文化、音乐、美育、劳动等素质教育课程充分融入支教活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课余时间老师带同学们素质拓展
支教队员在完成支教的基础上,以家访为基础,对小学周边的村寨进行了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社会调研,同时以云南省地矿局对口帮扶西畴方向为主题,开展了“地质文化”主题的公益研学专项调研;还积极筹备为双龙小学引进“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推广儿童阅读项目。

爱在西行团队成员到贫困学生家庭家访

爱在西行团队对当地乡村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

爱在西行团队向孩子们捐赠爱心物资

爱在西行团队为优秀贫困学生颁发奖励
爱在西行团队尤其注重思想理论武装,周末到老山抗战纪念馆学习,开展了以“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涉取英雄先烈们红色精神,砥砺前行。

爱在西行团队到老山作战纪念馆学习


爱在西行团队成员攀登老山感悟老山精神
21天的时间过的很快,支教的最后两天里,校园中充满了不舍的氛围,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用一封封书信记录着自己21天的成长和他们对哥哥姐姐们的不舍和期待。

小孩子用自己的记录卡给老师写信
当然,难过的不仅是孩子们,表面看似坚强的大朋友们也偷偷留下离别的泪水,用他们的队服记录下每个孩子的名字和他们想说的话。一个个的拥抱述说着他们21天养成的默契!

志愿者用队服记录孩子们们的感动瞬间
云南西畴莲花塘乡双龙小学支教文艺汇演隆重举行,支教老师与同学们同台演出,在爱与欢乐中作别为期21天的志愿服务。当地热情的政府工作人员、老师和村民们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当地特色的长桌宴,一是感谢支教团21天的倾情付出;二是期待来年再见!

爱在西行队员们与当地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加长桌宴


西畴县委和莲花塘乡党委领导参加文艺晚会
活动受到了云南省地矿局、西畴县委和莲花塘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关事迹受到云南日报、云南省地矿局官网、西畴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媒体(北回视听)、西畴新闻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未来,爱在西行云南大学团队将以此为基,扩大队伍,持续深化与华侨大学爱在西行志愿社、云南省地矿局以及其他合作方的合作,以爱心支教点亮孩子们的智慧之光,以真情实意助推西畴乡村振兴,让公益之花在彩云之南绽放。
1.政府管理学院 2022级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 房玉泽

支教是一件时间不长,却意义终身的事情。我曾于2019年到贵州山区支教。这次支教21天,时间不长,但让我记忆深刻,我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巨大成就,但地区、城乡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党的号召下,广大青年应主动请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支教中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可替代的闪光点。既然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带动另一棵树,那引导和因材施教就显得弥足珍贵。“爱在西行”团队一直在坚守、探索和创新中不断成长,现已成长为服务范围涵盖贵州、甘肃、重庆、福建、云南五个省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的队伍,未来,我们将守正创新,为大山孩子带去向上向善的青春正能量。
2.经济学院·2021级金融学本科生·张栢溪

爱在西行,因爱而聚,为爱而行,行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西畴支教的21天里,我们践行初心,用关爱引导点亮智慧光芒,不仅为西畴县莲花塘乡双龙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妙趣横生的夏令营,还有青春活力的运动会、支教文艺晚会,帮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支教之外,我们在西畴理解中国,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团队成员深入基层问计于民,考察了特色产业园,走进寻常百姓家,深入了解了教育、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发展情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我们主动学习经典,用西畴精神武装头脑,先后到达地矿局博物馆、老山抗战纪念馆、地址文化公园等地学习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体会了最美边疆的革命底蕴和文化魅力……西畴之行,感受精神伟力,以此为基,助力发展!
3.新闻学院 2021级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 张思宇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期21天的支教生活早已结束,但支教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感动也将永驻心间。支教的每天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张张可爱天真的笑脸是我内心最美的记忆。感受其一,要经常扎根基层,问计于民。乡村的淳朴和真挚深刻打动着我,西畴县乡土文化中的思想意识、话语体系、风俗习惯等,都带着着淳朴和真挚的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智慧。其二,要善于吃苦,愿意奉献。在大山深处的生活中,我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性格,我深刻地感受到为孩子们付出是一件愉快而幸福的事。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帮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他们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愿意奉献,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