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资讯
团学资讯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团学资讯 · 正文
【云青“三下乡”】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追寻探忆红色峥嵘路,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日期:2023-07-26 点击量:

组建一支实践团


追寻探忆红色峥嵘路,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深刻感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持续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紧跟党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以奋斗姿态书写绚丽青春篇章,由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骨干组成的云岭青年学子实践调研团,于7月17日至7月18日前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镇查尼皮村、碧色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蒙自烈士陵园等地开展“三下乡”红色专项实践调研活动。


实践调研团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集结


第一站:走进查尼皮——在一盏马灯燃起的地方赓续红色精神


实践调研团在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浮雕墙前合影


1928年10月13日,吴澄、李鑫、杜涛等17名年轻人乔装打扮、跋山涉水,来到蒙自市芷村镇查尼皮村,在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聚首,正式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


为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实践调研团于7月17日上午前往查尼皮村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围绕“寻根-传承-感悟-对话”的主线,通过“瞻仰一次革命遗址、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交流一次心得感悟、对话一户当地村民”的方式开展实践调研。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拾阶而上,了解沿途石碑上关于会址的历史资料,参观会址文化浮雕墙、陈列馆以及举行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茅草屋,接受党的历史洗礼和先烈们坚定信念的熏陶。


实践调研团参观会址文化浮雕墙


 查尼皮村革命活动据点、查尼皮游击队组建地立碑


实践调研团参观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陈列馆


实践调研团参观举行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茅草屋


实践调研团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前合影


在鲜红的党旗下,全体党员佩戴党徽,神情肃穆、整齐站立、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再次郑重地向党许下云大党员青年师生的庄重承诺。


实践调研团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结束后,实践调研团走进查尼皮村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农户家中开展一对一访谈。调研团成员从有着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口中了解到自解放后村子的变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村容村貌发生巨大改变、乡村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实践调研团还了解到,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查尼皮村正以“红色记忆省一大、绿色家园查尼皮”为旅游主题,聚力打造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在发挥好革命旧址宣传教育作用的同时,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小超市,甚至建起了樱桃采摘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火红。如今的查尼皮在党的好政策和红色资源的带动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景象,与此同时制定了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的计划,未来的查尼皮将以一张更加靓丽的“红色名片”展现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


实践调研团走进查尼皮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调研


实践调研团成员与查尼皮村党支部书记、芷村镇团委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实践调研团成员走访老党员王树林同志


实践调研团成员走访老党员徐会英同志


 实践调研团进行调研情况汇总与心得交流


心得感悟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资源与环境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智巍


走在查尼皮村,能够感受到代代相传的红色初心。19281013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掀起了云南新一轮的革命高潮。听着查尼皮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长讲着发生在查尼皮村的红色故事,过往曾经仿佛历历在目:早期共产党人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秉承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理念,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为云南的最终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秉持先辈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自己前行,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培养爱国之情,砥砺爱国之志,为强国建设挺鹰担当,为民族复兴实学实干,立足专业所学,积极投身于守卫祖国绿水青山的火热实践当中。


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凌杉


查尼皮简陋的茅草屋里一盏马灯点亮了信念之光,不仅掀起了云南新一轮的革命高潮,也照亮了这里之后近百年的发展道路。如今,闭塞贫瘠的查尼皮村已实现硬化路通村到户,一栋栋灰顶白墙的楼房拔地而起,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到发展乡村旅游的进程中,先辈们的美好愿景已变为现实。过去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也将持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接续奋斗,不断前行。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云大青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社会实践、田野调查都是帮助我们近距离洞察社会、观照时代、了解社会和国情的有效途径。如今的“乡土中国”与过去大不相同,我们理应立足时代特点,勇担责任使命,坚定“读万卷书”的志向,葆有“行万里路”的气魄,利用寒暑假迈出脚步,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密码,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


第二站:走进碧色寨——在两条铁路交汇的地方重拾百年记忆


实践调研团在碧色寨火车站前合影


蒙自碧色寨作为近代云南最繁忙最热闹的火车站,是滇越铁路和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的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的交汇处,是云南铁路工人最集中的地方,最多时有2000左右的铁路工人在此工作。而不远的个旧锡矿,有工人10万以上。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也正因如此把在云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点放在了蒙自、个旧等地。


碧色寨火车站


7月17日下午,在结束查尼皮村的调研后,实践调研团前往碧色寨火车站开展实地参观。穿过红河州革命遗址原碧山小学,通过一条两旁开设着许多小店铺的街巷,实践调研团最终抵达滇越铁路碧色寨火车站。


实践调研团重走滇越铁路


碧色寨火车站记载着中国革命、民族崛起和中国工业文明的历史,铁路文化、抗战文化、商贾文化、护国运动和西南联大的光辉历史在这里交融。


翻开中国铁路建筑史,很难找出第二条像滇越铁路这样在窄窄的米轨上承载着国家命运的铁路,碧色寨见证了滇越铁路给云南带来的变化和蒙自工商业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历经百年的沧桑。


心得感悟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侯新润


铺满石子的铁轨如今看来并不算宽敞,却在两旁法式建筑的映衬下尽显历史的沉重。碧色寨曾是滇越铁路沿线上的第一大站,见证了沿线往来商贸的繁华。在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和南开师生南迁三条线路之二都途经此处,保障了国家人才与教育的火种生生不息。而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不折不扣的铁路强国,铁路基建走向海外,复兴号领跑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尽显大国步伐。这趟从百年前出发的列车已到达“今天”站,正迎着光芒通往“明天”站。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也将牢记艰苦卓绝的昨日,珍惜繁荣昌盛的今日,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继续奋斗。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资源与环境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


一百年前,滇越铁路动工修建,其滇段穿越了云南众多高山峡谷,渗透了数十万中国劳工的血汗。碧色寨作为滇越铁路大站,成为当时云南进出口货物中转站和云南铁路交通的枢纽,见证了云南人民反抗法帝国主义的英勇事迹。抗战期间,无数联大学子怀揣救国梦想,从这里登下列车,前往蒙自建立联大分校,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延续火种。如今,碧色寨车站已褪去历史的硝烟,正作为旅游景点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迸发出勃勃生机,站内的狭窄铁轨和法式老建筑却依旧述说那一份历史厚重,给予我们思考与启发。作为新时代的云大青年,我们一定要秉承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立足于自身专业学习,为强国建设挺膺担当,为民族复兴实学实干。


第三站:走进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在学术传奇之地砥砺使命担当


实践调研团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前合影


7月18日上午,实践调研团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追寻历史的记忆,感悟西南联大精神,领略、感受名人志士们留下的遗风,向抗战烽火中不屈的中国知识分子致敬。


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蒙自设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文学院和法商学院的师生曾在此办学,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来到蒙自,在如翡翠一样的蒙自南湖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


实践调研团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进行参观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师范大学考察西南联大旧址并作了重要讲话,之后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进行了提升改造,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并充实联大师生在蒙自及红河州各地的活动内容,充分展示了联大师生在国家危难时的报国情怀和刚毅卓绝的自强信念。


实践调研团参观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


纪念馆充分展示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历史、名人志士、遗址旧物、建筑设施等,令人眼前不禁浮现起烽火岁月中南湖岸边这片平实的土地上,一群怀着教育救国梦想的莘莘学子和专家教授克服种种困难,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为中国革命事业道路披荆斩棘的画面






 实践调研团参观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内展品


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旁,实践调研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功能型团支部开展了“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面对团旗重温入团誓词,回忆入团初心,再一次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誓言。成员们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分享了调研期间的所思所感,借助趣味知识竞答重温了蒙自的红色记忆。


实践调研团重温入团誓词


王金建同学分享心得体会


姜馥荔同学分享心得体会


张凌杉同学分享心得体会


趣味知识问答抢答环节


分发趣味知识问答奖品


心得感悟




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瑞雪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联大师生走过迢迢长路来到云南,自觉肩负起挽救中华民族文脉于危难之际的大旗,传播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勤学苦读中坚信胜利之光一定会照耀中华大地。走入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映入眼帘的是刻着“刚毅坚卓”联大校训的石碑,正值青春的知识分子们在西南边陲身体力行着校训精神和报国情怀、传承着民族的希望和力量,在抗战烽火中艰苦奋斗,成为国之栋梁。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一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我将深悟联大师生坚持求学和科研的不屈精神,赓续治学风骨,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大潮中,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聪


走进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一件件时光镌刻过的物件无不显露着那些年的风华。雕刻在石碑上的“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师生不畏艰险、刻苦钻研的精神。艰苦的年代里,中华文化在这欣欣向荣,艰苦的岁月中,民主与进步的思想在这里激荡。西南联大扎根于祖国的西南边疆,用心血为祖国带来一批批优秀人才。如今,身处西南地区的我们,更要在和平年代里唱响青春之歌,成为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青年。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生,我会铭记西年联大刚毅坚卓的时代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坚持求真务实,在未来的科研岁月里砥砺前行,用一腔热血报效祖国。


第四站:走进蒙自烈士陵园——在缅怀革命先烈中凝聚奋进力量


实践调研团在蒙自烈士纪念馆前合影


18日下午,实践调研团来到蒙自烈士陵园悼念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这里安息着李鑫、杜涛、巨柏年、李启、何军林等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并分别在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守土卫国作战中捐躯的数百名烈士。蒙自烈士陵园庄严肃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碑体正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纪念碑前,全体人员神情庄重,面向纪念碑整齐列队。


实践调研团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肃立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伴随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实践调研团全体师生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深切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张凌杉同学主持悼念仪式


张羿菲同学代表实践调研团献悼词


马梦怡老师发言


唱毕,学生代表献悼词,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追思烈士卓越功勋。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副秘书长马梦怡老师发言强调缅怀英烈就是要饮水思源、铭记历史,就是要传承精神、牢记使命,号召同学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把革命事业薪火点亮到学生会“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各项工作中,点亮到自我成长奋斗中,团结带领好广大同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


全体参与人员在纪念碑前默哀一分钟,向革命烈士致以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


全体参与人员在纪念碑前默哀


怀着无限哀思,全体参与人员有序向革命烈士纪念碑献花,并绕行纪念碑,感受烈士革命精神,铭记革命烈士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




全体参与人员有序向革命烈士纪念碑献花


一座座庄严肃穆的墓碑诉说着“青山埋忠骨,忠骨永传承”的壮烈遗志。英烈垂千古,精神励后人,纪念烈士,是为了铭记历史,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是为了传承他们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宝贵精神。最深的缅怀是铭记,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敬是奋进!


心得感悟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自然地理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姜馥荔


英雄是平凡的勇敢,烈士是正义的无畏。站在伟岸的丰碑下,革命先烈的事迹重现眼前。历史的过往清晰地告诉我们,今日华夏之和平与安宁,不是一片空地上凭空建造的大厦,而是走过烽火硝烟、枪林弹雨之后的重生。一束菊花、几许默哀、良久静思,简洁却不简单的过程,是我们对英烈深切的追忆。我们生在祖国繁荣昌盛之时,没有经历忍辱挨打,是那些挺身而出的英烈们,筑就的这太平盛世。生逢盛世,一片祥和,望前路,岁月滚滚,展未来,涌起奋进浪涛,新时代的我们当不负先烈遗志,心怀感恩之心,树立报国之志,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张羿菲


1928年10月,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查尼皮村召开,革命星火在蒙自大地点燃,给黑暗中的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纪念馆的英烈墙上,数百名革命英烈的姓名讲述着这片沃土经历的浴血奋战和沧桑巨变,这些历史和英烈的故事温暖、照亮着我们前进的路。如今,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新时代赋予了青年新的任务,我们青年一代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要珍惜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更要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青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团的十九大上,党中央的致词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储备知识、磨砺本领,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上好一堂红色课、开展一次交流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暨实践感悟分享会








7月19日晚,实践调研团组织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委员会100余名成员,以线上形式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暨实践感悟分享会。专题学习会邀请到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志霞为大家带来“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主要内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肩负青春使命担当三个方面为同学们开展理论宣讲,引导同学们结合学习实践深入理解大会精神,进一步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铭记与弘扬革命先烈精神,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发展的大潮中。线上会议中,实践调研团成员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基础上,紧扣实践所思所悟依次作分享汇报。








实践调研团成员紧扣实践所思所悟依次作分享汇报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


实践感悟新时代,挺膺担当新征程。在本次实践调研过程中,同学们一边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一边走进农村看变化、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感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生动实践。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感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接受了红色教育、坚定了理想信念,加深了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仰。在今后,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将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弘扬革命先烈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勇于担当的志气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引导好广大云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强国建设挺鹰担当,为民族复兴实学实干,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