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刘婷一行到云南大学团委调研交流。两校青年师生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联学活动。

云南大学团委副书记徐琰超向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以此次联学活动为契机,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大学和云南大学在团学工作上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志愿服务工作部负责人高家鎏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支教服务云南发展的青春故事,表示将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切实为云南广南一中办实事、做贡献,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张凌杉围绕《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的讲话,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学习心得。张凌杉分享了参加学校暑期“三下乡”赴腾冲帕连村、坝角村、司莫拉佤族村等地开展社会实践的经历,感受到当地促进民族团结的特色做法与成效,号召大家必须高举中国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诗颖讲述参与学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调研的经历,表示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当代青年理应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陈珏瑾结合自己在云南广南二中的支教经历,介绍支教地的教育状况和孩子们的成长情况,倡议同学要用青春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陈开、理学院陶灿、经济学院黄殊雅就如何为少数民族地区同学更好提供理论宣讲、心理健康辅导、美育教育等内容,与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展进行深入交流。

两校青年纷纷表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广大团员青年要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既是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未来发展的殷殷期望,也是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矢志不渝的共同目标。当代青年必须知重、任重、负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风雨中历练,争做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中国青年,在火热实践中演绎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用实打实的行动彰显中国青年融入祖国发展建设的责任与担当,奋力跑好新时代青年的长征路。


会前,中国人民大学一行还参观了云南大学校史馆、团学工作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