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会概况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25年6月19日至24日在云南昆明举办,共有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踊跃参会参展,覆盖全部南亚、东南亚国家。展会设置16个展馆,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特别设有3个展馆集中展示南亚特色商品,展位数量达到1000余个。作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深化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南博会在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亮点纷呈,合作领域持续拓展,人文交流愈发紧密。


云南大学志愿者工作站前期工作
按照第9届南博会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的要求,云南大学工作站经过严格选拔,派出34名志愿者参加本次南博会志愿服务工作,助力南博会顺利开展。
为强化志愿者服务能力,云南大学工作站组织开展为期10天的基础培训,并参与南博会志工部组织的通用培训和现场演练,全面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举行志愿者出征仪式,开展工作部署并发放早餐物资,为志愿服务提供后勤保障。


南博会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温情关怀
南博会期间,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暖心关怀 “小白云” 志愿者。降雨时迅速配送雨衣保障执勤,6 月 23 日为 50 名6月生日志愿者举办集体生日会,6 月 21 - 23 日开展 “志愿服务青春思政课”,引领志愿者感悟责任担当。从生活保障到精神涵育,工作部以实际行动搭建成长平台,这些温情时刻激励志愿者传承奉献精神。



岗位介绍
云南大学志愿者在第9届南博会各岗位服务中秉持专业精神与奉献态度,以系统化分工与精细化服务深度参与展会,岗位分配严格遵循 “专业适配、人岗相契” 原则,让志愿者能在岗位上发挥最大的力量。
志愿者工作部:南博会期间,志工部志愿者秉持 “精准引导”“热忱细致”的原则,于场馆内外提供专业服务。在场馆外,他们引导参展商与来宾规划路线,协助安检;在场馆内,协同维持秩序,精准导览并指引游客至医疗点、休息区。同时,开展动态巡查,实时优化引导方案,高效保障盛会顺利进行。


展览工作部-综合服务台:南博会期间,综合服务台志愿者以专业热忱履职。他们熟稔展馆布局与展品,精准解答参展流程、贸易政策等咨询,严格落实物品寄存登记。面对设备故障、游客不适,快速联动维修、医护处置;针对特殊展示需求,协调资源保障。同时,收集展会反馈,高效完成资料发放、翻译对接等工作,以细致服务与应变能力保障展会有序运行。

新闻宣传部:南博会期间,新闻宣传部志愿者全力支持媒体工作。在媒体工作间,他们为记者提供能量补给,协助完成设备搬运、资料采集、证件发放及外宾沟通等事务;在 “国际传播计划发布活动” 彩排中,志愿者细致记录需求、全程配合,以专业服务保障新闻宣传各环节有序推进,助力宣传工作顺利开展。

骨干志愿者-后勤保障组:作为南博会 “幕后护航者”,他们统筹物资筹备分发,调度展会及志愿者物资;深度参与餐饮服务,严格督导餐食品质、优化配送效率,为参展方、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提供周到的后勤支持,用细节护航盛会圆满举办。

骨干志愿者-运营组:运营组志愿者以系统化、精细化管理,保障志愿团队高效运转。配岗时,结合服务需求与志愿者专长科学分配岗位;展会期间,通过 “一对一” 对接高校志愿小组,快速响应并解决突发问题。

领导关怀
6 月 19 日,团省委书记班子前往第 9 届中国 — 南亚博览会会场,亲切看望并慰问了来自15所高校的南博会志愿者们。在志愿者休息区与 “小白云” 们展开了深入交流,细致询问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从场馆内的引导咨询,到公共区域的秩序维护;从信息的准确传递,到各类突发状况的应急协助,对每一个工作细节都给予了深切关注,针对志愿者们的后勤保障进行了认真询问,详细了解餐饮安排是否合口、休息环境是否舒适、交通出行是否便利等实际问题。并勉励全体“小白云”以更昂扬的精神投入到南博会志愿服务中,为南博会贡献青春力量。

志愿故事
01 从寒流到暖潮:“南博温度”,点燃伊朗展商希望之光

在第9届南博会期间,来自伊朗的商户哈麦德・哈桑麦贾德历经周折抵达展会现场。他从伊朗出发,通过步行、大巴、飞机等交通方式辗转七天,抵达昆明时距南博会结束仅剩三天。初到展会,语言沟通障碍与难以开通线上支付的问题,让这对异国夫妇首日销售额不足 5000 元,陷入焦急的境况。
南博会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了解情况后,迅速安排云大志愿者史亦雯、李建婷提供协助。在志愿者以及热心游客的帮助下,展位销售情况获得改善。
哈麦德・哈桑麦贾德深切地感受到了“南博温度”和“中国热情”,他说:“虽然家人远在千里之外,但在这里,中国人就是我的家人。” 志愿者的及时协助,不仅解决了商户的实际困难,也成为中外交流的温暖注脚。这一举措引发媒体关注,云岭先锋网率先报道了这段暖心故事,云南共青团、云南青年志愿者官方账号相继转载,让这份跨越国界的善意通过镜头和文字传递给更多人。
02 志愿服务之光:跨越山海,扎根大地
入围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马溶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无论是COP15上忙碌的“小水滴”,还是南博会中穿梭的“小白云”;无论是国际舞台的宣传骨干,还是乡村课堂的支教老师,她始终以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青春思政课上,马溶说:“只要怀揣奉献之心,平凡岗位亦能创造非凡价值;个人的涓滴虽小,但终将汇成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洪流。”

03 誓言淬双翼:从“小白云”到参展商
从第7届南博会上活跃的“小白云”骨干,到如今展台上的参展商,张博傑的经历,注释了“一句誓言,双重淬炼”的深意。在思政课上,他回忆了充实难忘的服务经历和内心满载的实践获得。他分享道,正是这段宝贵的志愿服务经历,培养了他“心中有图,行动有力”的系统思维与执行力。而这份力量的核心,正是当年那朵“小白云”在南博会的天空下,用汗水和誓言浇灌出的硕果。

志愿者代表心得
高敏:“同学你好,我是南博会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运营组的骨干志愿者高敏,电话号码是152……,有任何问题随时打我的电话。”从最开始磕磕绊绊地介绍自己,到现在高效迅速地解决各类突发状况,这段南博会旅程,不仅让我遇见琳琅满目的展品,接触各个国家的人群,更在实践中沉淀了经验、锻炼了能力。作为志工部一员,我的主要任务是统筹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外环公共交通区的志愿者点位规划与排班。起初和团队磨合时,从点位踩点到排班协调总有些手忙脚乱,好在运营组的老师耐心指导,我们逐渐摸透了会展中心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需求。每晚收集各小组长的问题反馈,清晨带着小伙伴奔赴各自岗位——这样的9天,充实得像一本被填满的日记。更珍贵的是,我结识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伙伴,我们互相打气,彼此学习,在南博会志愿活动中共同成长。这段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每一次“我试试”的勇气,都会变成“我能行”的底气。南博会的日子告一段落,但志愿服务的精神仍在延续,我将以一颗明亮的心,在未来坚定自信!
涂怡晴: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展览工作部的一员,参与到第9届南博会的志愿工作中。在主场馆的服务台岗位上,我们主要负责引导、物品寄存以及现场答疑等服务工作。这份工作看似基础,却是保障展会顺畅运行、服务参展商和观众的重要环节。难以忘记每一次及时有效的帮助之后,都能看到对方脸上放心或感谢的笑容。特别是帮助那些语言不通的外国客商或初次来展会的游客解决问题后,那种“被需要”和“能帮上忙”的成就感尤为真切。身为印度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这趟与南博会的初遇,也成了我求学路上最鲜活的课堂。这不仅是一次实践的锻炼,更像是一场心灵的远行,它让我感受到了南亚人民与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收获了成长与感动。这段闪耀的南博记忆,将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以热忱之心拥抱世界!
陈楠:2025年盛夏的南博会,我立于服务台前,投身于一片人声鼎沸之中。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每一次清晰的指引、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仿佛在汹涌人潮里抛下一个小小的锚点——秩序与安心由此悄然浮现。依稀记得,开幕当天,一位南亚参展商因语言不通,且手机卡无法正常使用时焦灼万分,因而来服务台寻找公共Wi-Fi,我协助他连接自己的手机热点,最终使他得以联系到相关人员,并解决他的燃眉之急,他舒展的眉头与感激的目光,是志愿服务期间最珍贵的回响。这六日如镜,我不仅更真切地照见了沟通的深邃力量,更亲身融入了一场宏大的国际交流盛会。当自己那一点微光也能成为中外交流的微小枢纽时,其意义超越了言语本身——服务者渺小身影汇入人类理解的洪流,已非仅存于个体之内,而融入了更广大的共鸣。
史亦雯:为期六天的南博会中,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完整地参与到其中,在新闻宣传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负责记者厅的事务以及配合新闻媒体的工作。在这次志愿者的体验中,我碰到了思虑周全的带队老师、热情开朗的同伴与和蔼可亲的对接老师,这让我在这六天和大家都能相处融洽。在展会期间,我深切感受到大家都可以“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莹烛末光曾辉岁月”。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每一个人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本次南博会志愿服务工作,不仅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蓬勃朝气与青春风采的窗口,更是志愿者们在实践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是以奉献之犁深耕青春、厚植家国情怀的时代注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云南大学志愿者们将把在志愿服务中积累的经验和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扎根云岭大地,传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办学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