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积极响应“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号召,聚焦建国以来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成就,云南大学边疆新貌实践团于2024年8月赴瑞丽、楚雄两地开展社会实践,以脚步丈量祖国边疆、以研学感受民族地区发展、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用支教传播民族团结故事,让“大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在边疆大地上走深走实。

一、行走边疆热土,青年立志勇担当
边境探索,青春见证。实践团先后去到了畹町镇法坡联防所和71号界碑,深入一线,走进边关,聆听官兵们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的故事和心声,零距离感受巡边、守边、护边、固边的艰辛与不易。在寻访中,联防所所长结合自身戍边经历,为实践团成员讲授了以《誓言守护,国门坚守》为主题的大思政课,感情真挚、深入人心,如同那烈日下的清泉,洗尽浮躁,唤起了实践团成员们深沉的爱国情怀。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还与戍边战士一同沿国界线巡查,亲身体验林深路陡、杂草丛生的艰苦环境,深刻理解了守边就是守国,守国就是守家的崇高情怀。


机工勤劬,永志芳躅。为追寻先辈们的足迹,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实践团一行去到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重温南洋华侨回国参加抗战的历史,深入了解先烈们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用技术、汗水和鲜血维系抗日物资运输生命线的赤子功勋。看着纪念馆内陈列的机工们修车使用过扳手、驾驶过的大卡车、日军轰炸滇缅公路时留下来的残破炮弹,这一件件残留的物品,一组组矢志奋斗的珍贵图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场景,都在向实践团成员们无声地诉说着英雄的故事。


在畹町桥边的一座特殊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们凝视着碑文:“万众筑血路,机工谱丹心,远征壮歌行,铸就抗日功”,虽寥寥数语,却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滇西民众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辛、南侨机工的爱国丹心与中国远征军的英雄气概。



“第一次走到国境线,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中缅边境上边境联防员们的艰辛守护。他们用汗水和坚持守护祖国的繁荣,用青春交换边境的安宁。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也当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实践团成员卢愿同学说道。
二、探寻边疆发展,振兴足迹绘新图
实践团队分别前往瑞丽和楚雄两地,通过深入研究边疆地区的振兴实践,致力于探寻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总结提炼出适用于不同地域特点的发展策略,以青年力量赋能边疆发展,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推动全国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瑞丽——边境城市的战略要津与思路新篇
瑞丽小分队走进瑞丽畹町口岸芒满通道、姐告口岸、翡翠博物馆、多宝之城和瑞丽试验区规划馆等多地,追寻边疆发展的鲜活印记,深入考察边民互市的一二级市场联动机制,不仅全面了解了瑞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更深刻感受了传统贸易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实践中见证了边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新图景。
团队来到中国畹町芒满通道,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了解畹町智慧口岸建设项目及产业生态体系发展规划,以及“五进五出”的“物贸工”产业格局。通过物流促进贸易,以贸易带动产业,畹町智慧口岸所书写的边疆发展的新篇章,向实践团队成员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开放发展、互利共赢的生动画卷。


探玉——瑞丽翡翠的文化脉络与传承之道
瑞丽的翡翠不仅是一种宝石,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实践团走进翡翠博物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了解了翡翠的地质形成过程、开采技术的演变,以及从原石到成品的精雕细琢,深入感受翡翠从形成到璀璨绽放的漫长岁月。“翡翠博物馆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更让我在边境贸易的繁荣与文化交流中深感到国家边疆地区的独特风采与发展潜力。”王潇平同学感慨道。


瞰城——瑞丽未来规划的宏伟蓝图与愿景
在瑞丽试验区规划馆内,实践团窥见了这座边陲小城的未来蓝图。精心打造的沙盘模型上,闪烁的灯光勾勒出锐利的未来轮廓,综合交通规划如同织密的网络,描绘出互联互通的愿景。这次瞰城之行,让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了边疆地区蓬勃的发展活力,见证了中国边疆地区发展的美好前景。


楚雄——牟定腐乳产业的探源、思今与拓广
楚雄小分队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为核心区域开展实践调研,从探源、思今、拓广的思路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多元化价值,深入探索牟定县腐乳产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探源——千年腐乳慢酝历史
来到牟定腐乳发源地——位于牟定县共和镇天台村的石羊井,实践团与使用井水的村民面对面访谈,探寻腐乳原料之源;走访天台豆腐老字号冯斌豆腐坊,观摩学习传承者冯斌现场制作豆腐,寻觅腐乳制作之源;访谈牟定县共和镇天台村村民委员会委员,深入探讨牟定腐乳特色小镇、腐乳产业园、腐乳特产街区产业体系,以一镇一园一街实施方案思量腐乳规划之源。
思今——龙头企业创新前行
楚雄小分队通过调研羊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牟定县石羊天和食品有限公司、云南牟定天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腐乳专卖店等,详细了解腐乳龙头企业在产业振兴方面的建设成果与未来设想,引发了对于企业如何将传承与创新结合的思考。
拓广——一业兴带动百业兴
腐乳产业的兴旺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地许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民族文化产业。茅州古镇作为牟定县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依托腐乳产业发展,以古建筑为平台,结合牟定特有的彝族左脚舞文化、匠人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腐乳产业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让牟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各行各业劳动者实实在在地行动和努力促成的。”彭丽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三、纵览边疆新貌,齐心共铸团结情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同时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建设的重要阵地。
在瑞丽姐勒村,实践团开展了以《石榴花开·籽籽同心》为主题的爱心支教活动,通过爱国戍边故事宣讲、《歌唱祖国》合唱和童心绘同心等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新时代革命榜样的事迹,学习红色精神,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共谱民族石榴情。


行走壮美边疆,读懂辽阔中国。云南大学边疆新貌实践团通过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学习体验等活动同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切身体悟边境地区的新变化、新风貌,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下一步,实践团成员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转化为奋发作为的前进动力,挺膺担当、苦干实干,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更为绚丽夺目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