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秋之思语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四季云大 · 德育-秋之思语 · 正文
这四季云大——秋之思语·思享季丨位云大学子,获评“中国青年好网民”!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日期:2023-02-20 点击量: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主办,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承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活动落下帷幕,云南大学支教青年李思媛同学的故事从全国各地7.1万个故事中脱颖而出,入选优秀故事(全国50个)。



此前,李思媛同学登上“与世界说”舞台,事迹获得共青团中央报道。



连续5年深入独龙江乡,李思媛用双脚丈量祖国边境线,走遍独龙江6个村落18个小组,不放弃每一位独龙族学生。她在科研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将学问扎根于中华大地。她在志愿服务中传递青春正能量,她愿意称自己是“用青春写故事的人”。她从嘉兴南湖到云岭大地,从讲台到田间,从校园到社区,线上线下,先后参加宣讲20余场, 覆盖全国10余所高校,共发布与教育扶贫相关视频65条,总播放量70万;参与全国青联“与世界说”青年演讲节目,面向世界阐释中国观点、传播中国价值,向世界青年讲好中国青年的故事。被团中央、中青报评为强国青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第十六届云南省优秀大学生。




让我们来倾听李思媛同学的故事吧!

一、担当奉献,做“不畏艰难、勇立潮头”的追梦人

李思媛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情怀,而我不愿做祖国和民族的陌生人”。2019年,她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号召,作为云南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赴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为了解更多独龙族学生的情况,她翻山越岭,用双脚丈量祖国边境线,她克服语言障碍,挨家挨户向家长宣传“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为扶志气,她给娃娃们开设“梦想课堂”。她用青春和行动在独龙江畔践行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初心使命,力所能及地展示新时代青年党员的勇毅担当。

二、知行合一,做“不忘初心、扎根祖国”的实干家

经世致用,学术报国,将论文扎根中国大地,这是她最坚实的初心,更是最火热的理想。她坚持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自己的理论研究相结合,用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为祖国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科期间,她连续3年利用寒暑假深入独龙江乡进行实地调研,宣传教育政策,了解边疆少数民族的社情民意,开展志愿服务并积极申报与独龙江脱贫相关的课题研究,研究生期间发表SSCI论文1篇。《一个都不能少——独龙族语言数字影像化保护传承与发展项目》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荣获云南省金奖。



三、笃守信仰,做“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传承者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南针”,坚守信念更应带动他人厚植理论学习的肥沃“土壤”。作为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她在理论学习中品味真理之甘,在党史学习中追寻信仰之源,在基层宣讲中传播青年之声。在担任民族团结轻骑兵宣讲团成员、云南省青年讲师团成员期间,先后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宣讲会,从嘉兴南湖到云岭大地,从校园到社区,从讲台到田间,不断分享理论学习与实践路上的思考与践行,身体力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覆盖千余人。她从青年同学的思想认知和沟通习惯的实际出发,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同学传播中国的声音、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党史中青年榜样的故事。

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她一直在用热情与行动,践行一名青年党员的奉献与担当,有高度地融入云岭青年发展“共同体”,有温度地融入青年工作生活“朋友圈”。她说,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同时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她时刻准备着“服务人民、奉献祖国”,努力争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从大山中走来,再努力回馈大山,这是李思媛同学坚毅笃定的选择,也是她守护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的赤子之心。希望YNUer们以李思媛同学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