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悄然离去,凉秋渐渐袭来,云南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独龙江分队的五名成员循梦而行,响应西部号召,再至高黎贡山,重返独龙江畔,即将于独龙江乡中心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
(视频来源于:云南大学筑梦研支团)
汗水浸润希望花,独龙江畔育新苗
8月3日下午,成员们顺利抵达了独龙江乡中心学校,在学校领导老师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成员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开学前,五位成员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学校图书馆中,他们全力以赴地为开学后的教学工作准备着,深入研究教材、学习教案设计,期待着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也能给独龙学子带来更丰富、更有趣的学习体验。


家访走进千户门,情系师生暖人心
8月22日上午,独龙江乡中心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研支团成员在会上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学校领导对研支团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云南大学研支团过去和现在对独龙江中心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也希望成员们能站稳三尺讲台,发挥自身优势,在独龙江乡中心学校发光发热。

杨鹏举校长为教职工上第一节教育廉政微党课
8月22日下午至8月23日上午,研支团成员和学校领导老师一同为学生正式开学做准备,他们走进教学楼、宿舍楼、报告厅、操场、绿化带等地,拿起扫把、拖把、抹布、剪刀、镰刀等工具认真清扫学校各处,用心修剪校园花草,为学生提供一个干净良好的学习环境。



8月25日,分队成员张浩杰、孟涛、程国涵与学校老师共同参与了“百师进千户,携手助成长”家访活动,他们走进了孔当村委下的十个村小组,走访了共计21名重点关注学生的家里,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增进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为今后的支教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陪伴深入生活里,全心投入教育门
8月27日,一至八年级学生入校报道,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研支团成员们也纷纷踏上讲台,在一堂堂英语、科学、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与学生们一同探讨学习。由于经验不足,专业有限,成员们积极在探索中前进,在观摩中学习,在课堂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一步步地找寻自己上课的节奏,希望能站稳三尺讲台,点燃育人明灯。

郑灵丹,五、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

朱子莹,三年级英语老师、暂代七、八年级英语课

程国涵,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

孟涛,六年级科学老师、七年级生物老师

张浩杰,七、八年级地理老师
开学后,研支团成员们也积极参与到图书室管理、轮岗值班、党团活动、兴趣班开展等工作中;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陪同学生出早操,监督学生一日三餐,监督学生内务整理及卫生打扫,陪同学生回寝洗漱……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成员们已经对学校和学生的情况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8月28日至9月3日,七年级全体新生参与军训,负责七年级教学的研支团成员朱子莹、程国涵、张浩杰、孟涛也陪伴学生们一同军训,给予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爱。3日傍晚,独龙江乡中心学校举行了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大会,独龙江分队全体成员参会。


耕耘教育情意浓,奉献青春志未穷
2015年,云南大学派遣了全国首支奔赴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队,五年的时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到“脱贫只是第一步,好日子还在后头”,云南大学赴独龙江乡研究生支教团五届共二十八名成员始终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召,坚持将小我融入大我,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实际行动助力西南边疆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云岭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云南大学赴独龙江乡支教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隔三年,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重返独龙江乡接续支教扶贫,支教的接力棒已传承到云南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独龙江分队五名成员的手中,成员们将传承往届学长学姐的优良传统,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决心,扎根基层一线,投身教育扶贫事业,让青春在独龙江畔绽放绚丽之花!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