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素质拓展 · 社会实践 · 正文
云南大学2025年寒假“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日期:2025-03-25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云南大学团委紧紧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组织700余支“三下乡·返家乡”团队2000余名师生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引导云大青年在实践中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上好与社会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一、统筹引领启新程

(一)强化统筹规划

云南大学团委精心谋划、多维布局,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以“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实践活动。在岗位实习实践、乡情民情考察、服务家乡建设等实践内容的基础上,设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学计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行动等内容,引导广大青年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内容纳入学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范畴,通过社会实践成果展等品牌交流活动强化示范引领,深化实践育人成效。

1C7FE

1FC54

(二)强化宣传引领

云南大学团委充分发挥高校新媒体平台优势,引导团队讲述实践故事、发扬实践精神、树立鲜活榜样,在校内营造崇尚实践、勇于担当的积极氛围,累计40余人获得各级实践地表扬信,27人获得县区级以上荣誉奖励,县区级以上媒体的新闻报道累计60余篇。

二、铸魂育人展风采

62支团队深耕实践热土,以青年视角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蒙自宣讲队跨越20公里山路,在查尼皮村百年核桃树下编导并演绎红色文艺节目,用乡音讲述峥嵘岁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随山歌响彻250余万亩青山。“彩云红帆”团队深挖祥云县3大红色地标,采集5位老人口述史,凝练成6000余字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报告,让祥云一中60余位学子触摸到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的鲜活脉络。

1AAE0

民族团结同心,共筑行动新基石。云大青年深入基层,依托多层次、多领域发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民故事”团队用7天丈量中缅边境线86.356公里,用42段方言录音与308份问卷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具象为夯土而筑的村道、浸润胞波情谊的乡音。“和以解忧”团队将“三碗酒约”搬上AI调解平台,推动127件民族纠纷实现“矛盾不出村”,45天的基层治理实验让民族古法与现代司法在云端握手言和,织就边疆和谐画卷。

理论宣讲聚力,共启思想新航程。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探地启智行动队”,8名硕士研究生通过“线下实地授课+云端互动课堂”双线并行,深入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广州市增城中学、泉州市第七中学共计3所中学,累计开展10节生动的地理课程。获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网、中华网等8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全网阅读量达30000+。从卫星地图解析家乡地貌,到水循环动态模拟实验,课堂化身“华夏地理发现之旅”,让新疆学子与海南少年隔空对话,在知识碰撞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F3E0

1AC22

三、躬身践行显担当

基层携手,深耕实践。507名云大学子奔赴民生一线,在方言土语中读懂“人民至上”的千钧分量,于街头巷尾间触摸“国之大者”的鲜活注脚。2024级社会工作专业刘可心在医院为患者指引方向、协助挂号,2023级软件工程专业贺铭锋带领团队在故乡河道清出众多淤积物,2024级广播电视学专业马佳一在春运归途中温暖护航……这些闪耀着青春热度的实践坐标,共同勾勒出新时代青年与人民群众“双向奔赴”的成长图谱。

2D971

云端共聚,启智未来。700余名青年志愿者化身“知识领航员”,与全国720名中小学生结成“成长共同体”,共同参与“科创强国,筑梦未来”云讲堂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超过6000小时,云大青年与孩童在云端跨屏相连,点燃青春的希望。

1E803

关爱相伴,温暖前行。24支关爱留守儿童专项团队将希望撒向祖国大地,用知识的甘霖浇灌童心之花。物理与天文学院2024级吴桂芝投身“七彩假期”乐至县青少年宫公益托管服务,累计组织体能训练活动20余场,用热情与关怀填满孩子们的假期。孤困儿童慰问队实施“暖心食堂+多维关怀”服务模式,在春节里通过4场全心的陪伴为留守老人与儿童送去新春祝愿,以青春温度提升基层治理民生厚度。

乡情深察,民心共绘。99支乡情民情考察队深入乡村一线,用青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龙陵的翠谷云涛间,3.9万亩紫皮石斛正以“斛斛生威”的国潮IP破茧重生,以智慧农业系统串联起标准化种植与云端流量。“中国地方传统文化宣传队”实践团队以毕节市西江千户苗寨500余份有效问卷,定格刺绣银匠的指尖春秋,借“非遗+文旅”融合路径撬动民俗保护新范式。

117A21

10C90F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云南大学团委将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把握基层所需、青年所能,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用专业知识服务乡土建设,让青春足迹在祖国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