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三下乡 · 正文
“云大万里”社会实践|和韵边疆·艺融孟连:云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术教育实践(艺术与设计学院)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日期:2025-08-28 点击量:

艺术与设计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术教育实践“和韵边疆·艺融孟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云南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充分发挥“双一流”高校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8月18日到24日,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和韵边疆·艺融孟连”实践团师生20余人,深入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艺术实践、非遗考察、产业走访、边境探访等多种形式,用专业特长服务边疆发展,以青春实践助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

一、非遗寻根 —中华文化传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团首站抵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傣汉合璧建筑典范——孟连宣抚司署。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历史治理与文化融合的重要实物见证,宣抚司署承载着丰富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在司署古建筑群中,实践团观看了由傣族、拉祜族、佤族艺人共同演绎的“宣抚司礼仪乐舞”表演。透过精彩的乐舞表演,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非遗在凝聚民族情感、构筑文化认同中的深层力量。

神鸟舞

蜡条舞

走进娜允古镇,团队成员深入探访傣族金水漏印、剪纸技艺非遗工坊,与传承人混罕真、喃温相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非遗在乡村振兴、带动就业方面的实践创新。工坊通过创新发展和市场对接,让古老的傣锦技艺焕发新的生机,更让傣锦技艺成为当地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非遗傣锦

二、产业调研 —特色发展带动富民增收

在回俄村,“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一传承700多年的“人帮人、户帮户、民族帮民族”机制,已经成为孟连民族团结的亮丽名片。实践团还走访了牛油果种植基地,了解到孟连创新采用“3、3、4合作模式”(农户30%、企业30%、合作社40%),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当地农民年均收入突破1.9万元,实现大幅增长。

实践团队成员合照

实践团走访牛油果种植基地

实践团重点关注孟连咖啡产业发展,先后走访芒冒村咖啡庄园和桥安咖啡合作社。团队成员与县政府领导、庄园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咖啡种植历史、加工工艺与品牌建设现状,并结合多民族文化元素,初步提出咖啡包装设计与主题街区环境提升方案,旨在通过艺术设计赋能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助力“咖啡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芒冒村咖啡庄园

实践团参观桥安咖啡合作社

美术组成员讨论灯盏小组墙绘方案

在普洱森洁乳胶器材公司,生产线上各民族员工协作忙碌的场景让成员们动容。工厂负责人介绍:“我们90%是本地群众,通过技能培训让佤族姑娘学会质检、拉祜族小伙掌握机械操作,让大家在劳动中结下深厚情谊”。普洱森洁乳胶器材公司为全县提供了600多个岗位,切实助力民生改善和稳定就业,切实助力民生改善和稳定就业,成为民族地区产业兴边富民的典型代表。

实践团参观普洱森洁乳胶器材工厂

三、艺术赋能—画笔与乐声中的情感共鸣

实践团美术组的成员充分发挥艺术专业优势,在娜允古镇芒掌村灯盏小组开展墙绘创作。同学们将傣族的孔雀、拉祜族的葫芦笙等民族元素融入设计,用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墙绘作品美化村容村貌,传播民族团结理念。这些墙绘不仅成为村寨风景线,更成为民族团结的真切印记。

灯盏小组墙绘

实践团音乐组的成员深入村寨,采集傣族、哈尼族、佤族等民族音乐素材,为后期的创作积累资源。在孟连总佛寺聆听傣族传统器乐的悠扬旋律;在哈尼族村寨,记录阿拉古歌的空灵韵致;与佤族民间音乐艺人岩若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成员们用专业记录民族韵律,用心灵感受文化交融。

实践团聆听傣族传统器乐的优美旋律

实践团与非遗艺人昆弄老师进行深入交流

四、 守护国门 —青春足迹丈量国门一线

实践团前往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和陇海联防所,调研“班户四联+民族网格员”联防机制。队员们亲身感受到各族群众共同守边固防的感人精神,理解了“边疆稳则国家安”的深刻内涵。在陇海小组,基层党组织通过“三抓三促”工作机制,推动强边固防、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展,呈现出“组织强边、开放活边、富民兴边”的良好局面。

实践团参观陇海小组

实践团采访勐马镇平安边防法制办主任张闲

实践团与陇海联防所战士合影

五、青春答卷 —艺术助力边疆发展

七天的沉浸式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和亲身体验,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与案例,为后续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家表示,将把实践成果转化为设计方案与研究报告,通过艺术与设计活化民族文化遗产,用学术力量提炼和传播实践经验,为孟连的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云大力量”。

实践团艺术创作成果

此次“和韵边疆·艺融孟连”社会实践,是云南大学立足学科特色、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体现。师生们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疆,以专业绘就团结图景,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西南边疆地区谱写了绚丽的青春乐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切实提升艺术实践能力,服务云南和国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