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秋之思语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四季云大 · 德育-秋之思语 · 正文
四季云大——秋之思语·思享季丨云南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日期:2024-08-07 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云南大学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60余支实践团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场馆等地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活动,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

从追寻红色足迹,到感悟发展成就,到投身强国伟业,云大学子以实际行动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

01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红色血脉

“走访各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深刻领悟红军长征精神鲜活‘生命线’的过程,在我的心中激荡起传承长征精神的‘红飘带’,当这些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再次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时,我感受到了身为当代青年学子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云南大学重走长征路实践团成员杨晶钰同学深情地分享道。

7月15日,来自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组成重走长征路实践团,满怀敬仰之情,深入云南西北部金沙江中段北岸,以华坪县人民革命纪念馆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为起点,深入丽江市多个承载着深厚革命历史记忆的地标,围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主题,精心策划并实施了系列富有意义的学习调研活动。

在华坪县人民革命纪念馆内,他们瞻仰先烈遗物,聆听那些英勇无畏的光荣事迹;在纪念碑前,他们齐声高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饱含着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从丽江市古城区开南研习所,到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再到滇西北革命根据地暨边纵七支队纪念馆,团队成员在1200余公里的调研途中,回顾着滇西北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在心中种下了坚定不移弘扬和践行红色文化的信念之种。

在重庆庄严的红岩村,巍峨的歌乐山烈士陵园,以及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杨闇公故居,云南大学“红岩记忆·探寻重庆红色文化”调研实践团的成员们,穿越时空隧道,身临其境感受老一辈革命家那份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无私奉献的情怀。每一块斑驳的石壁,每一张古老的照片,都在诉说着革命烈士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让团队成员的心灵受到了深刻的触动与强烈的震撼。

唐鑫同学,作为实践团的一员,他的心声尤为真挚而动人:“通过这次调研,我更深刻地学习到了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厚重的红色历史。我认为红岩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激励我珍惜当下、勇于担当的力量源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将铭记这段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把所学所得应用于实际,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7月14日至18日,云南大学“红色旋律·传承实践团”满怀敬意地踏入了聂耳纪念馆等圣地,开展了一场深刻的学习之旅。他们不仅深入探寻了聂耳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更亲身体验了其作品跨越时空的震撼力量,在“7·17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暨“聂耳杯”大学生合唱展演活动中,与合唱人员一起用激昂的歌声向先烈致敬,向祖国表白。

对于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而言,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缅怀,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与精神鼓舞。他们表示,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聂耳先生及其音乐作品的深远意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他们誓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02感悟伟大成就 汲取奋进力量

在阿者科村,一位村民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向团队成员分享道“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照顾家庭,还能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真是幸福满满!”。

为深入挖掘边疆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优势与潜力,切身感悟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来自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的10余名师生深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金厂镇罗家坪村,围绕“乡村振兴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发展机制”主题,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路上,阿者科村与罗家坪村独特的乡村发展模式、坚实的民族团结基础、较高水平的法治建设以及和美的村容村貌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队师生不仅深刻领略了两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所采取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更亲眼见证了国家战略扶持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阿者科村的这段经历,让我对‘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有了更加直观而生动地理解。那位村民脸上的幸福笑容,不仅仅是对当前生活改善的满足,更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与信心的生动写照。作为经济学院的学子,我将在未来积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用实际行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团队成员牛夏利同学表示。

而在独龙江畔,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与来自俄罗斯、贝宁、巴基斯坦、缅甸等国的来华留学生深入6个行政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参观展示场馆、走访典型人物、聆听改革故事、体验民族文化,了解在党的领导下独龙族实现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再由整族脱贫到乡村振兴的“蝶变”发展历程,小切口、多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增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道路、制度、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引领青年学子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用田野上的步步足迹,见证乡村振兴变迁的奇迹。云南大学普法强基,边疆法治梦实践团深入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夹山村,观察贫困村的振兴巨变。调研中,成员们目睹了新居林立、道路畅通、集市兴旺的繁荣景象,见证了村民们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爱党报国的热情与担当,也促使他们立志在未来将把所学所感化为动力,进一步深入开展普法宣讲,为边疆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为做好从感悟成就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跨越,云南大学“我”在边境做新闻实践团队聚焦沿边地区县级融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这一主题,先后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等三地展开深入调研。在实践访谈中,一位老挝留学生讲到,“现在,伴随着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挝留学生想要到中国来学习,学习汉语,学习中国的文化,我的梦想是能够回到老挝,做一名导游接待来往中老之间的游客,搭建双方的友谊桥梁。”团队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外国人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积极作用,用自己的调研成果服务县域融媒体发展。下一步,团队将为县融媒体中心拍摄老挝留学纪录片提供支持,以来华留学生的视角讲述中国发展故事。

03强国复兴有我 青春挺膺担当

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以及推动“三农”政策飞进寻常百姓家,由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学组成的春蚕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历时半个月,走进云南省宣威市格依村、后夸村、罗营村三个村庄,带去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深切关怀与具体政策解读,累计造访近80余户家庭,惠及超过200余位村民。

宣讲过程,让每一位志愿者都深切体会到了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赞不绝口,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到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也点燃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尤为令人振奋的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涌现出了一批批返乡创业的青年才俊。如幼儿教师小萍,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梦想;又如“90后”新青年浦达,他投身浪漫花卉种植事业,将创意与汗水播撒在乡间,绽放出别样的青春之花。这些生动的故事,是乡村振兴战略吸引青年回归、激发乡村活力的最佳注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未来要持续不断地从实践中学习,扎根祖国大地,发挥专业所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以专业知识,服务地方发展。云南大学“云上沧源”社会实践团队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沧源佤族自治县提出的文创品牌建设需求,立足沧源佤族自治县“崖画之乡”“佤族歌舞之乡”“动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特色,将视觉设计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艺术与民族文化相交织,为沧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品牌设计赋能。

此次实践,不仅是对团队专业知识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对“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理念的生动诠释。

而在五华区,担任共青团景星街社区支部委员会兼职副书记的王燕红同学在社区书记与同事们的带领下认真开展社区安全巡查、来访人员接待、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等系列工作。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在社区挂职的半个月,我跟着经验丰富的同事们穿梭于景星街社区的各个角落,也曾坚守治理‘大本营’,处理居民反映的‘酸甜苦辣’。作为一名社区工作的新人,我将从一点一滴中感悟社区工作的真谛,从一朝一夕中积累基层工作的经验,从一举一动中践行社区青年的责任。”王燕红同学讲道。

2024年,云南大学选派50余名优秀同学,深入五华区、呈贡区开展兼(挂)职锻炼活动,让广大同学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基层治理,向一线工作人员学习,向居民群众学习,用青春力量为基层建设提供服务。

七十五年风雨兼程,七十五年砥砺奋进。回首遥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值此之际,云南大学以暑期“三下乡”与“返家乡”实践活动为桥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组织1000余名云大青年深入70余个地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深入细致的社会调研,引导广大青年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让基层一线成为师生担当时代使命,投身新时代伟大征程的广阔舞台。他们不仅是新时代伟大征程的见证者,更将成为新时代伟大征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奋力推动者。

实践是青春绽放的舞台,也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起点,云大青年们将继续前行,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