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三下乡 · 正文
“云大万里”社会实践 | 青春何为?云大青年的实践寻访录(二)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日期:2025-07-31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组建“云南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群像纪实团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持续挖掘云岭青年群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拼搏奉献的生动故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实践,打造“青春何为?”思政品牌。本次社会实践围绕“民族同心曲”“乡村新图景”“边关长明灯”3个实践篇章展开。

一、佤寨新貌,创文旅名片

腾冲市清水镇司莫拉佤族村多彩稻田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2020年1月19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云南省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寄语“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作为全程陪同讲解的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汇报了三家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团队成员在司莫拉佤族村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视频报道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三声鼓响振奋人心!”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赵家清至今难掩激动。“从那之后,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向团队成员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分享了司莫拉村以基层党组织为“红色引擎”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新模式的过程。

团队成员聆听党的二十大代表、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讲解佤族村发展故事

赵家清谈及佤族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言语间透露出军人的热血豪情。在新中国成立前,包括佤族、拉祜族、独龙族在内的一些边疆少数民族还过着原始生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清水镇各族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现了摆脱绝对贫困的“千年一跃”,硬是将一个贫困村、落后村,变成人居环境“样板村”和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村”。

团队成员与党的二十大代表、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开展座谈交流

曾获2024年“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的赵家清,与团队成员分享了他的成长感悟。自2010年3月担任三家村党总支书记以来,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以实干作答。从遍访136户脱贫户的艰辛付出,到一步步啃下“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用电难”等民生硬骨头,再到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农业,赵家清与全村干部群众一道用汗水浇灌梦想。如今,“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的殷切期望,已在司莫拉这片佤乡乐土化为现实图景。

二、拉祜歌谣,奏非遗乐章

老达保村村民现场演奏《快乐拉祜》歌曲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文旅融合促进了经济发展,文旅产业要走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在非遗传承人李石开老师的带领下,团队走进《快乐拉祜》歌曲唱响的地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老达保村。步入村中,村口主路延伸,芦笙坊、陀螺坊、艺织坊、根雕坊等特色工坊渐次入目,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被誉为拉祜族歌舞的“活化石博物馆”,其民族文化底蕴之深厚、保存之完好令团队成员赞叹。

团队成员聆听芦笙舞非遗传承人李石开介绍老达保村特色工坊

踏着蜿蜒而上的石板小径,李石开老师不禁感慨对比:昔日泥泞坎坷的土路早已难觅踪影。团队成员了解到,近年来老达保村坚定走“文化赋能,振兴乡村”之路,匠心融合传统民居、民族歌舞与乡村旅游、文创产业,依托拉祜摆舞、芦笙舞等丰厚的文化宝藏,不断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契合村情的富民增收新路径,成为普洱市乡村振兴版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团队成员参观老达保村非遗传承馆

在老达保村非遗传承馆内,团队成员沉浸在拉祜族灿烂的文化之中,了解拉祜族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每一件传统服饰、每一段歌舞、每一件器物,都蕴含着顺应自然的智慧与蓬勃生命力。

团队成员与党的二十大代表、摆舞非遗传承人李娜倮交流访谈

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最美巾帼奋斗者”李娜倮的创业故事让同学们备受鼓舞。“把拉祜音乐传遍四方”的梦想,深深根植于李娜倮心中——她渴望让乡亲们“唱着歌、跳着舞也能过上好日子”。2013年,她敢为人先,创办了普洱市首家由农民自发组建的演艺公司,吸纳本村村民为演员。这不仅开启了老达保奔小康的新篇章,也带动了周边村寨增收。如今,拉祜族的天籁早已飞出山村,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登上国家大剧院的殿堂,更唱出了民族团结进步、乡亲脱贫致富的幸福交响曲。

三、巨变史诗,绘奋进新卷

团队成员聆听澜沧县博物馆李培良老师讲解拉祜族历史文化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博物馆李培良老师的生动讲述下,团队成员步入精美的浮雕壁画与栩栩如生的复原场景,仿佛穿越时光长河,沉浸式走进国家级非遗《牡帕密帕》创世史诗,深入了解拉祜族先民的生活智慧、八个世居民族的独特建筑风貌与斑斓服饰文化。

团队成员与澜沧县文化馆馆长李剑锋开展座谈交流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化馆,李剑锋馆长为团队成员介绍了文化馆指导、研究和组织全县群众文艺活动工作,以及拉祜族的发展历程。从拉祜族告别原始社会“一跃千年”迈入社会主义的沧桑巨变,再到新时代各族儿女同心共筑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李馆长如数家珍,展现了一幅政策惠泽、民族团结、经济勃兴、文化繁荣的壮美画卷。

团队成员聆听澜沧县文化馆馆长李剑锋讲述《摆出一个春天》舞蹈创作故事

“在2022年虎年春晚的舞台上,普洱澜沧舞蹈《摆出一个春天》用短短5分钟的演出,惊艳了全国观众。”——这个云南省首个荣登央视春晚舞台的原创舞蹈,被李馆长重点介绍。作品巧妙提取拉祜族传统摆舞的精髓,通过一群美丽勤劳的拉祜少女欢腾起舞的意象,歌颂边疆人民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这部满载拉祜深情的艺术精品,最终摘得第十九届群星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注脚。

合影